91111威斯尼斯人 - 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

浙艺新闻

悦音品弦——音乐系民乐专场音乐会举行

出处:宣传部  文字:傅于轩 季奕州  图片:沈义杰 李俊伟  编辑:王玲瑛  时间:2020-12-11
字体:放大 缩小

128日晚,浙艺第十三届综合展演季民乐专场音乐会,在校音乐厅举行。一场由音乐系师生带来的视听盛宴让人久久难忘。

IMG_4444.JPG


演奏篇

NO.1 竹笛协奏曲《西施》

由指挥家陈加斌,青年演奏家常轶伟,和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民族管弦乐团演奏。乐曲以唐代诗人崔道融《西施》为灵感,对应“浣纱、入吴、复国、归隐”四个主题。全曲中,竹笛声更是点睛之笔。乐曲歌颂了西施为国奉献的精神。

NO.2 古筝重奏《秦土情》

这是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比赛”一等奖作品。乐曲带有浓厚的陕西风味,大量运用秦腔中的“苦音”,深刻表达了对家乡土地浓厚的爱与思念。

NO.3 中阮独奏《绽放》

采用中西结合的音乐风格,类似吉他的手法与中国的音调相碰撞,为听众带来别样的趣味。

NO.4 双筝与打击乐《大漠行》

演奏者间配合默契,旋律大气磅礴。曲中仿佛是大漠中的两只雄鹰穿云破雾,展现了阿拉伯民族英勇强悍的民族精神。



NO.5 琵琶、阮重奏《品》

乐曲以“品”为题,不仅是“品格、品味、品德”的简称,更是对弹拨乐器中精神性的“传承”。琵琶和阮的完美结合,令作品本身具有的节奏感和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NO.6 古筝合奏《彝寨夏夜》

作品为2020年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创作项目。灵感来源于彝族火把节,乐曲立足于传统、扎根本民族的音乐基因,表现了民族融合下的欢乐场景。

NO.7 古筝独奏《海之波澜》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演奏者使听众真正走进作曲家王瑞的回忆之中,对大海产生无限遐思。

NO.8 笛子独奏《鹰之恋》

乐曲以新疆地区音乐为题材,运用了不同的节奏手法,展现了一场雄鹰翱翔于九州大地的雄壮景观。


DSC_4198.JPG

DSC_4249.JPG

NO.9 古筝重奏《沙漠玫瑰》

作为一首古筝五重奏作品,从群筝摇指的手法进入,为听众塑造了一个如烈火般明媚的女子形象。

NO.10 胡板独奏《秦腔牌子曲》

全曲速度、力度,节奏变化极多,在秦风韵味极足的同时,也能令听众如沐春风。

NO.11 扬琴重奏《鸿雁》

乐曲在原作的基础上,对于调式调性进行了改变,整体呈现出一种思念、悲切的感情。

图片

NO.12 民乐小合奏《西湖烟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而来,以江南丝竹及越剧曲调为素材,对于西湖风光寄托了无限遐思与热爱。

NO.13 新编江南丝竹《吹歌》

歌曲在尊重传统,以竹笛为主演奏的同时,对于乐队编制,各乐器声部间及曲式结构上作出了改编。

NO.14《听战鼓一阵阵震天响》

取自越剧“十一郎”片段,乐曲完美地将爱情的浪漫色彩,梁山好汉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采访篇

老师

国家一级演奏员陈加斌,他所指挥的竹笛协奏曲《西施》,首次出演便获得了圆满成功。在采访中,他更多是以创作者的角度,试图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着手,剖析一个关于家国情怀的故事。

陈加斌利用课余时间,耗时一年,才将这首带有浙江诸暨本土文化元素的乐曲展现在大众面前。他说,“这首曲子不仅仅在赞美西施的爱国,更是对当今社会呼唤‘奉献精神’的一种表达。”

IMG_4398.JPG

而在乐曲中对于“浙江三五七”的运用,对于“传统五声调式”的突破和“变化音”的使用,也是陈加斌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诉求。将中西方乐器、作曲手法相结合亦是他的尝试。他尝试着创作出那些年轻人喜爱的音乐,也在尝试带动那些正在音乐道路上摸索的学子。

他在采访最后说:“《西施》是用竹笛诉说‘四大美女’系列的第二首作品,我想做的很简单,就是把这个系列写完,将中国戏曲音乐融入到民族音乐的创作中去,让我的学生们在演奏该曲时能有所得有所感。”

IMG_4877_看图王.jpg

磨砺

乐曲《品》的琵琶演奏者张怡笑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首曲子打破了常规的民乐曲风,采用爵士和摇滚的流行曲风,将琵琶和大阮的音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由于利用了非常多的切分音和三连音等丰富的节奏型,配上连音线和重音,展现了民族乐器的无限可能。这也给他们这些演奏者,带来很大的激情和感悟。

在提及排练中遇到的困难时,她说:“要说困难的话,《品》这首曲子的节奏应该是最折磨我们的了。三个人合排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声部之间卡不对节奏而一遍遍地磨合,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今天演出的效果证实了我们的时间和努力没有白费。非常感谢张凌、赵瑾、祝杭红三位老师对《品》的指导和对我们的鼓励,让我们可以在舞台上不留遗憾地完成毕业前的最后一场演出!”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青春版越剧《红色浪漫》|2016浙越订单班首场毕业大戏精彩上演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