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透过屏幕“触”到你——省文旅系统抗疫“三月英雄榜”先进个人、社科部思政教师胡芊
“停课不停学”,突如其来的疫情颠覆了传统思政课堂,面对新要求,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社会科学部以“疫”讲“思”,积极探索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展现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情怀与担当。胡芊就是思政理论课教师中的一位优秀代表。
耕“云”教学——讲出思政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感谢若曦同学分享的这段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特别经历,让我们一起为她云鼓掌吧!”一时间,胡芊的直播间里充满了鲜花和鼓掌的表情包。
疫情打乱了正常教学计划,但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的线上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刚刚精彩的一幕就是胡芊的一堂网络公开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胡芊和社科部所有思政教师一起迎难而上、因势而新,变身网络“主播”,担任战“疫”宣讲员,将“疫情危机”转化为了“教育契机”。
她说,疫情让我对思政课的意义有了新感悟,面对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继续将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作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从零开始——从三尺讲台到“空中课堂”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线上教学充满未知。思政课教学工作量大、覆盖面广,从三尺讲台到“空中课堂”,对于思政教师来说不仅是空间的改变,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切从零开始。
面对挑战,社会科学部制订了详实的线上教学计划,并全面启动思政教学“六个一”实施方案。由胡芊牵头的基础教研室勇挑重任,除了日常的教学内容,还编写了道德、法律、文艺专题的抗疫案例集。为了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胡芊还收集了授课班级学生的抗疫故事,让身边的模范感召学生。
作为教研室主任,胡芊定期发动老师们进行“头脑风暴”,群策群力收集素材,梳理凝练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在她的教研室,让人头疼的“软件怎么选择?视频怎么下载?线上课堂怎么管理?”这些问题,都不成问题。
以身作则——一名思政教师的职业敬畏心
胡芊有个可爱的两岁女儿,在家上网课时,女儿成了最大的“干扰”。为了保证课堂质量,胡芊只能将女儿“托管”。胡芊还有一个卧病不起的父亲,2019年年底病情加重,为了治病,她经常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
一边是两岁的女儿,一边是病重的父亲,一边是深爱的学生,胡芊都无法割舍,只能硬着头皮咬牙兼顾。有时候备完一堂新课,已是凌晨。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拼时,她总是憨憨地笑着说:“比起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我这点困难算什么呢?我的职业就是教师,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就是一名青年教师对“人民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课堂上,胡芊要求学生知行合一,在现实生活中她也积极践行。在口罩异常紧缺的当下,常往返医院的胡芊偶然听到小区保安说口罩紧缺,就毫不犹豫地送出了两包,令保安们感动不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通过胡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思政教师的情怀与担当,看到了浙艺社科部思政教师团队在抗击疫情期间的无私奉献。他们的一言一行,必将影响着无数的青年学子,在学生心灵上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生根、发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