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音乐伴奏”首届全日制专升本班教学研讨会举办
8月1日上午,“越剧音乐伴奏”首届全日制专升本班教学研讨会在浙艺音乐系会议室举行,会议就2020越剧音乐伴奏专升本班的课程安排、师资配置、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研讨。音乐系和戏曲公司相关人员参加讨论。
目前,浙艺音乐系有戏曲音乐伴奏专业五年一贯制在校生3个班共38人。今年9月将迎来2个新生班,分别是专升本新生15人,五年一贯新生6人,届时在校生人数将达到59人。其中,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与浙江音乐公司联合开办的2020表演(越剧音乐伴奏)全日制专升本班,将在浙艺音乐系进行为期两年的本科专业学习。
越剧音乐伴奏涵盖了鼓板打击乐、主胡(越胡)、二胡、琵琶、扬琴、阮、三弦、笛子、笙、唢呐等多种乐器,音乐系将采取内固本源、外助提升的师资配置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越剧音乐演奏能力以及越剧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等。
音乐系将以现有民乐教研室、理论教研室的优质师资为根本,以校内兄弟院系戏曲公司的部分师资为补充,发挥一对一专业教师言传身教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专业训练。同时整合校内资源,打通院系壁垒,形成教学互助、师资共享、学生同课的良好局面,确保越剧音乐班的教学质量。
名师出高徒,音乐系还将聘请剧团名师名家组成名家导师团来校“传帮带”,为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同时丰富人才培养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移动课堂、名师讲座、大师讲堂、学术周、艺术周等,借力校外行业专家,以艺术实践提升同学们的能力。
实践教学在越剧音乐伴奏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十分重要。音乐系将与省内特别是在杭各专业院团合作,“请进来,走出去”,为越剧音乐伴奏专业学生搭建多维度的校内外艺术实践平台,通过与院团开展产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和舞台演出能力。
浙艺越剧音乐伴奏专业最早开设于1958年,是公司历史悠久的特色专业之一, 是全国为数不多培养省级越剧音乐伴奏人才的高等教育专业。60多年来,为全国特别是浙江省各专业院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戏曲音乐人才,如国家一级作曲刘建宽(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打击乐教授杨茹文(上海音乐公司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作曲王天明(浙江交响乐团创作部主任)等。
本着传承戏音办学文蕴,探索越音本科教育的思路,音乐系将在现有戏音办学历史积淀的基础上,朝着“职业性”+“高等性”的双重方向努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相结合,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齐头并进,校企产教融合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应用型高层次越剧音乐本科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