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感受一线大戏的创作——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赴沪观摩话剧《德龄与慈禧》
3月21日下午,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经典话剧《德龄与慈禧》华丽登场,我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培养对象赴上海大剧院观摩了这场经典话剧。
《德龄与慈禧》是香港话剧团经典剧目,由何冀平编剧。该剧于1998年由香港话剧团首演,后经多次重演,荣获多项大奖,如香港舞台剧奖“最佳整体演出”“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服装设计”“十大最受欢迎制作”等,2008年应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邀请在北京上演。2019年由香港著名戏剧导演司徒慧焯执导的版本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海大剧院总计演出14场,“以2秒售罄”刷新年度最快票房纪录。江珊和郑云龙在剧中饰演慈禧和光绪,德龄这一角色则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郎玲出演。
作为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承办单位,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组织入选人才赴沪观摩了这场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安排了制作人与学员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一级演出监督李东围绕话剧《德龄与慈禧》的缘起、筹备、建组、公演、巡演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这种观摩+交流的形式,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一线大戏的排练水准,了解了精彩的舞台呈现背后主创人员是如何产生创意并一步步实现的,也让大家收获了更多创作经验,可谓事半功倍。交流座谈后,制作人李东代表演出方向参加演后谈的观摩学员赠送剧目文创衍生品,以示对本次观摩活动的答谢。
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培养对象、一级编剧、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创作中心副主任孙强表示,何老师笔下塑造了一个复杂丰满的慈禧,令人着迷,还有鲁莽清新的德龄,虽为弱女子亦有舍命为国的血性,激荡起台上光绪帝、荣禄等各种角色,足见民族危亡之际,背负沉重历史沉疴的中华儿女,力图挣扎求存泣血革新,一路走来是如何艰难。建党百年之际,回头观望历史,更让人感慨今日拥有来之不易。此次观摩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高质量演出的机会,开阔了眼界,了解最新创作动向。对于创作者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对此次观摩演出,学员、浙艺戏剧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那刚表示不虚此行,收获良多,特别是演出结束,制片人李东从职业制作人的角度,简短且清晰地为大家分享了戏剧制作人领域的“创作”过程,让大家领略了中国戏剧日趋成熟的职业化制作流程,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剧中看到了新旧时代的交替和碰撞,不同文明的交融与冲突,“令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作者对人物孤独、无奈命运的悲悯与同情。真正做到了关注人,关爱人,关心人。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差异,让人深受感动。”那刚说。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尹派小生张琳表示特别感激浙艺组织了此次活动,“剧中扮演慈禧的江珊老师表演炉火纯青,她的语言功力和表演节奏,完美展现了慈禧这个人物的气场和性格,缓缓道来却又耐人寻味,给人带来震撼人心的艺术享受,让人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
来回六小时的车程固然辛苦,然而三小时的戏剧也给学员、浙艺舞蹈系主任助理、副教授包峥剡带来了艺术上的深深震撼:“让我们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后面的交流也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大戏从制作到推广背后的故事,收获很大。”
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重要人才工程,以“聚焦经典、守正创新”为主题。计划自启动以来,作为承办方,浙艺克服疫情影响,通过课堂教学、座谈交流、艺术采风、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强化培养对象的政治意识,提高理论水平,拓展艺术视域,激发艺术创造力,提高舞台艺术领军人才知识更新和艺术实践赶超一流的能力。通过观摩革命经典婺剧《真理的味道》、中央芭蕾舞团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经典话剧《雷雨》等多部高端经典艺术作品,大大拓展各位培养对象的艺术视域,综合艺术水准得到了提升。